建“南繁硅谷”  强“种业芯片”

来源:admin     2023-10-10 14:07:12

编者按:为了响应和推动国家南繁硅谷建设,我院于2019年10月成立了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数百位科研人员和学生,常年驻扎三亚,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合力攻关种子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我国种业创新及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近期,我院组织中央媒体记者赴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走进院士工作站、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实地了解南繁科研人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国粮用中国种”所作的努力和贡献。现将媒体报道汇集整理,供学习交流。


[新华社] 辛勤的耕耘 丰收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传向广袤田野、凝聚奋进力量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加快野生稻、野生棉花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鉴定利用,加强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加快大数据智能育种团队建设……在海南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正在为种业振兴持续攻关。

https://www.caas.cn/xwzx/mtxw/bc01e0213412498da77307d5e23ca376.htm


[新华社]科技之光照亮田野

——记南繁科研人员服务“三农”推动种业振兴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支常驻的科研队伍。目前已引进野生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等科研团队15支,科研人员共计200余人,其中常驻人员130人。

https://www.caas.cn/xwzx/mtxw/3134dcd897764d0189465ec1724ba43b.htm


[新京报] 丰收背后,我国育种开启“智慧时代”

海南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即将落成的作物基因编辑与表型鉴定创新中心外,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团队首席金秀良握着遥控器,再一次调试设备。

https://www.caas.cn/xwzx/mtxw/91563ada80a943d6a52496e71bb49556.htm


[光明日报] 守护水稻的基因宝库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即将建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介绍,这座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自2021年起开始筹建,面积180亩,规模全球最大。自建设之初,就开始保存野生稻,目前1万多份野生稻资源入驻其中。

https://www.caas.cn/xwzx/mtxw/9d71413ab0e44453ae9905392df7390e.htm


[光明网] 不再是“候鸟”,这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南繁扎下了根

近年来,随着南繁硅谷的建设,一群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专家和团队,早已选择在这里扎根,他们在这里建设种质资源圃,研究生物育种,将目光投向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推动国家种业振兴及农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https://www.caas.cn/xwzx/mtxw/1d240c19a6a44e87b682a86008a7d0dd.htm

 
机构查询
关注我们
招贤纳士 友情链接 合作机构